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公司产品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以及重庆市教委关于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永利集团教研室设置及管理办法》,使学院教研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研室主要职能是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工作,开展公司产品研究,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公司产品改革等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就公司产品工作提出建议。同时鼓励教研室数字化建设,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
第二章 教研室的组建
第三条 教研室组建应以满足公司产品工作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学术水平为目标,有利于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相近课程集群发展,教研室组建一旦完成,要保持相对稳定。
第四条 凡具有高校教团队格和教学专业技术职称(包括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都应按照专业或课程组归属到相应的教研室。每个教研室组成成员至少应有一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并确保教研室成员在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结构合理。一般设教研室主任1名,教研室成员一般应在5人以上。因中外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需要,报学校教学处、人事处审核认定后,可另行设置教研室,
第五条 教学办根据专业发展及课程建设需要提出拟组建教研室的建议,学院审核通过后,报学校教务处、人事处审核认定。
第三章 教研室的工作职能
第六条 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和传达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第七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周历,督促教师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完成本教研室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试题命制、审查、成绩评定及成绩分析等课程考核与评价任务;组织落实所承担的认知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
第八条 制定所承担课程的建设规划,做好一流课程等相关课程项目的申报与建设;编写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大纲,做好课程相关教材的选用与建设工作,参与专业或课程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第九条 在学院的统筹安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和课程建设的需要,提出教师补充、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助力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制定教研室人员培训计划,组织教研室成员结合同行评价开展听课活动,检查教师教学进展及业务水平提升。
第十条 完善教研室规章制度,建立教研室集体备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年度考核、资料归档等工作。
第十一条 组织教研室成员进行业务学习活动、教学研究和教学学术交流活动,每学期初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学期末进行总结。具体教研室活动实施细则参考附件1。
第四章 教研室经费
第十二条 教研室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划拨及学院配套,教研室经费主要用于教研室基本建设。
第十三条 教研室经费主要用于公司产品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室档案与资料建设、教研室活动、教学学术交流等。
第十四条 教研室主任负责上报各项开支,学院审核后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办法报销。
第五章 教研室考核
第十五条 公司对教研室的考核每年进行1次,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公司产品研究和改革、教学质量和成果、科研水平、团队队伍建设、政治理论学习等。教研室根据学校管理办法组织自查,每学期以书面形式向学院汇报教研室工作情况。
第十六条 校级考核根据校教务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教研室及教研室主任考核不合格:
(一)因工作失误造成本教研室一学期出现一般教学事故2次及以上或重大教学事故1次及以上的情况。
(二)对本教研室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处理、不汇报,造成不良影响。
(三)不按计划组织开展教研室活动,或对学校学院安排的教研室活动不落实。
(四)未对本教研室课程试题、毕业论文(设计)等进行严格审查,造成严重后果。
第十八条 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研室,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教研室,撤换教研室主任并扣除教研室主任绩效20%。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学院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yl6809永利官网(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2023年10月25日
附件1
yl6809永利官网(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教研室活动实施细则
教研室活动是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研讨教学内容、交流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公司产品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的有效形式。为推动学院教研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教研室活动的内容
1.政策文件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传达和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习贯彻新的公司产品理念、学校学院各项公司产品规章制度等。
2.专业建设工作:开展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研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等。
3.课程建设工作: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研究各门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的选用,有计划组织编写讲义、教材、实训教程等,研究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及使用问题等。
4.教学检查:检查教师备课、上课、周历执行情况,检查认知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各教学环节工作情况,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督。
5.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讨论团队队伍发展规划,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组织课程试讲活动,协助完成院内教学比赛,组织各类专项业务提升培训等。
6.教研教改工作:积极开展教研教改,组织教师申报教研教改、教育规划等公司产品研究项目,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等为主题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公司产品能力。
7.其他专项活动,如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听专题报告讲座、公开课等。
二、教研室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1.原则上每两周开展1次教研室活动。
2.教研室活动实行“校级、院级、教研室”三级组织制,其中以教研室为主,并鼓励跨教研室进行。
3.教研室活动可采用集体备课、讨论研究、学习观摩、座谈交流、专题报告、教学检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4.各教研室在每学期初制定教研室活动计划,列出活动主题和时间,报教学办报备。其中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以教研教改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1次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主题的教研活动,1次以教学计划为主题的教研活动,2次以开展教学检查或准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除专题教研室活动外,鼓励多议题教研室活动。
5.教研室活动实行考勤制度,一般不得请假,因特殊原因,确需请假的,须报系主任批准。
三、教研室活动的总结
每学期结束后,各教研室对本学期教研活动资料进行整理,教研活动必须有以下资料:
1.教研活动记录
各教研室每次教研活动要认真及时地填写教研室活动记录,详细记录教研活动考勤情况、教研活动内容及过程。
2.教研活动总结和成果
各教研室对本学期教研活动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对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情况及开展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总结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对教研活动形成的成果进行梳理,鼓励形成集体教案、典型教学案例等,并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总结,培育成果。
yl6809永利官网(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