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院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在公司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发展基础,深化内涵建设,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守正创新,主动担当,正向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应用型工业大学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了十大亮点工作。
一、党建双创取得新成效
在获得首批全国样板支部、重庆市标杆院系基础上,2023年学院新增市级样板支部、市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各1个,新增校级样板支部2个,基本上实现了样板支部全覆盖。
二、学科建设谱写新篇章
公司材料科学、化学学科相继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与化工重点学科通过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中期绩效考核并获评优秀。
三、科学研究开启新局面
公司到账经费688.16万元,新增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人均到账经费10.1万元,位于全校第一;发表论文93篇,其中中科院大类分区二区及以上论文60篇;获批校级自然科学科研创新团队A类2个、B类3个,位居全校第一;授权发明专利24件,实现专利转让19件,转让金额34余万元;参编团体标准2项,1项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
四、育人能力得到新提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类专业跃居员工会2023中国大学材料类专业排名(应用型)第一;材料工程系被评选为2023年重庆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4门课程立项校级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荣获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三等奖;打造“强国复兴有我”微团课分享大赛等5个课程思政“第二课堂”。
五、社会服务展现新作为
成功举办第六届西南地区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2023新材料与器件创新及转化论坛、首届铭旌国际青年人才论坛材料分论坛等国际国内会议,与川大、电子科大等多所四川高校在研发平台建设、员工联合培养和原创性学科研究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以实际行动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学院自主研发的超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获得中国船级社认证,未来将在国产豪华游轮上获得应用;相关复合材料获得航天科工某院军工认证,为2024年的总装重点项目打下基础。
六、人才引育激发新活力
公司坚持党管人才,做好选育管用工作,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1名、郭朝中荣获“重庆市杰青”,柏栋予获得“巴渝青年学者”,翟福强获得“第六批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仅有7个)等称号。
七、人才培养赢得新认可
公司290名2023届毕业生,共有100名员工被录取为研究生,升学率达34.5%,录取到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44人,占比15.2%;其中校本部199人中,共有81人录取为研究生,占比40.7%;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10名学子顺利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获得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和奖学金210余万元;员工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20多项、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40余个;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95.86%。
八、研究生教育取得新突破
2023年,学院圆满完成首届材料与化工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33名硕士研究生。新增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重庆市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2个。新增硕士生导师11人,导师总人数达到55人。
九、团学品牌形成新亮点
2023年,学院获得重庆市“十佳团学工作品牌”和重庆市“5个100”示范性团组织(学校唯一)。
十、社区治理凝练新特色
公司深入实施“4875”员工社区治理行动计划,积极打造“先锋型、学习型、活力型、美丽型、和谐型”“五型”社区,组织开展“学科榜样引领进社区”“科普活动进社区”等10多场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