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4月起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是全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将高校作为第一批参加单位,体现了“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的至高定位。因而高校亟需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以高校有组织科研有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有组织科研亟需把牢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高校的科研活动亟需把牢党的中心任务。因而高校亟需通过有组织科研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赋力,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实干担当促进发展”。永利集团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的中心任务:一是强化国家战略: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大局中,按照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组织聚焦新型显示、新药研发、先进制造、山地特色植物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致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中“建新功”。二是优化学科布局:依据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材料工业的重庆市支柱产业的发展,有组织调整、优化学科布局,集中人财物力大力发展材料、化工、机械、农业等学科,以优势学科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坚持目标导向:把有组织科研与未来发展目标——建成重庆工业大学有机契合。以重庆工业大学建设为目标,着重发展工学、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十大学科群落,形成学科与科研的规模化、集群化、体系化、链条换、关联化,对重庆工业大学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高校有组织科研亟需打破学科边界壁垒。院系是高校的基层教学与科研组织,院系组织是按照学科逻辑而设置,而学科本质上是特定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与组织化,因而高校的院系组织设置通常是与某一单一或特定学科相匹配的。然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的中心任务中面临的挑战,总是以问题的形式予以表现,这些问题时常都会超越某一单一或特定学科,呈现出学科与专业的交叉性、融合性、渗透性和复杂性。永利集团打破学科边界,按照问题逻辑重组科研机构,使科学研究更有组织性:一是跨学科组建研究机构: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逻辑,跨文学、数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组建了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二是跨学院组建研究机构:如以教育现实问题解决为逻辑,打破校内二级学院边界,跨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等组建了重庆市科普基地——教育创新研究院。三是跨学校组建科研机构:如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永川区教委牵头、联合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永川中学校、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校等大中小学,组建了市级平台“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试点建设共同体”。
高校有组织科研亟需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我们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基本遵循。重庆文理学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为有组织科研的开展创造优越环境与便捷条件。一是统筹地方发展定位:结合永川区2027年基本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基本建成西部职教基地、基本建成西部数字经济高地、基本建成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高地、基本建成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的“一枢纽两基地两高地一中心”目标,有组织开展大数据等领域研究,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以有组织科研地接对接地方发展定位,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统筹区域产业定位:随着永川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百亿级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形成“千亿集群+百亿龙头+十亿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生态,力争再造两个“永川工业”。永利集团通过有组织科研,精准对接地方企业、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着力发展与汽摩、智能装备、智能家居、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紧密联系的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赋力。三是统筹办学发展定位:永利集团的有组织科研将在对接地方产业与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办学定位,建设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从而以有组织科研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重庆文理公司党委副书记 经理 黄伟九
来源:巴渝风采微信公众号 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