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名称 | 机构行政级别 | 机构负责人 | 计划建设年度 | 研究方向 | 建设目标 | 副主任 | |
起始年度 | 完成年度 | ||||||
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级 | 黄伟九 | 2018 | 2020 | 柔性光电材料与器件、无机光功能材料与器件、纳米敏感材料与传感器件、微纳米材料先进成型技术 | (1)加大国际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 (2)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提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新能力 | 刘兵 |
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级 | 黄伟九 | 2013 | 2024 | 液晶显示(LCD)、柔性显示(OLED)及微型化LED(Micro-LED)显示技术 | 针对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中材料设计基础理论薄弱、材料结构调控难、加工批量性差、核心装备稳定性低等难题,通过构建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与协同创新机制,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为核心,产出一批原始创新成果,逐步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新兴技术“孕育之地”,为光电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柏栋予 |
重庆市高校微纳米材料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市级 | 黄伟九 | 2012 | 2022 | 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功能陶瓷材料、纳米敏感材料与器件、先进合金材料与近净成形 | 以建设具有市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目标,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深入开展微纳米材料与工程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及学科群的发展,提升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整体水平,推进重庆市一流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建设,努力打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并支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使实验室成为重庆市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产业涉及的关键微纳米材料及其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同时,成为我国纳米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 姜中涛 |
材料表界面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市级 | 黄伟九 | 2018 | 2023 | 材料表面改性与先进涂层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及性能调控、微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表界面改性 | 以建设具有市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目标,主要围绕等离子体、激光表面改性,类金刚石、氮铝钛基超硬耐磨涂层技术;铝、镁、钛和钨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及性能调控;碳基、金属纳米线及仿生智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及表界面改性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旨在推动材料表界面科学相关学科及学科群的发展,为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化应用新技术。 | 阮海波,刘玉荣 |
光电薄膜与器件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 市级 | 王明华 | 2017 | 显示与发光技术、薄膜电池技术、微结构传感技术、智能器件集成技术 | 光电薄膜与器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翟福强 | |
重庆市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2013 | 滕柳梅,丁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