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80401 专业类别:材料类
学科门类:工学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本学制:4年 学习年限:3-7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汽车、光电信息等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较强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从事相关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1.毕业要求
员工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达到相应的毕业要求(详见附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学分:170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70学分
3.学位授予条件
员工须修读完本专业全部课程,达到《永利集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授予条件,方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学位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A4、程序设计(Python)、高等数学B1、高等数学B2、大学物理B、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B、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材料学(光电材料与器件)、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材料加工工艺学、材料表面工程(固体物理)、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先进陶瓷材料)、金属腐蚀与防护(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失效分析(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材料性能实验、材料现代分析实验、材料综合实验。
专业特色:
1.模块化。本专业开设金属材料与光电材料两个模块,员工可在大二时可以根据兴趣分流至其中一个模块。
2.精英化。与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打造的“涂铭旌创新实验班”,利用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资源,培养优秀材料工程师。
3.导师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资源,实行“导师制”,遴选优秀教师对员工进行“1对1”专业指导。
4.产教融合。与中船重工、长安汽车、京东方、莱宝科技等龙头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员工。目前,已与企业联合培养并输送专业人才50余名。
就业方向:
实现95%以上就业率,员工可被推荐或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其余就业员工可在新材料、半导体、显示、通信、能源、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质监局、中航工业、中航科技、中铁、中电科技、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兴、华为、中国移动、国内职业院校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新材料研发、技术创新与改造、管理服务等工作。
奖学金:
本专业设立了充裕的奖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员工。
1.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学校各类奖学金;
2.招商局奖学金,奖励材料类专业的员工;
3.协同创新奖学金,奖励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员工;
4.课题组奖学金,奖励进入导师课题组的员工;
5.科研专项奖励计划,奖励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专利等的员工;
6.优秀学子出国(境)短期访学计划,支持出国留学交流的优秀员工。